| bsp;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┃
 ┗━━━━━┻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┻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┻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┛ 
    3.调味的基本原则 
    (1)下料要准确、有序,保持风味、特色,必须按照不同的地方菜肴特色进行调味。 
    (2)根据季节变化,适当调节菜的味和颜色,如冬天天气寒冷,人们喜用浓厚肥美的菜,炎热的夏季则喜好清淡爽口的食物。 
    (3)根据原料进行调味,如新鲜的鸡、鱼、虾和蔬菜等,其本身就有鲜味,所以调味不宜过量。腥膻气味偏高的原料,如不新鲜的鱼、虾、牛羊肉及内脏等,调味时应多加些去腥解腻的调味品,如料酒、醋、糖、葱、姜、蒜等。对本身无味的海参、鱼翅除用鲜汤外,还应按菜肴的具体要求加上相应的调味品。 
  4.调味方法 
  (1)原料加热前调味。主要针对那些加热时间短、成熟速度快的菜肴。例如,清炒虾仁就是在虾仁炒之前用少量料酒、盐拌一下,再用蛋清上浆,然后再炒。 
  (2)原料加热中调味。主要针对那些加热时间较长,而成熟稍慢的菜肴。大部分菜肴的口味都是在原料加热过程中适量放入调味品进行调味。 
 (3)原料加热后进行调味。主要针对那些烹调前不宜加味的菜肴及炸制的菜肴,如蒸茄子泥、炸鸡等。 
    5.上浆 
    (1)蛋清上浆。用盐、味精、鸡蛋清、淀粉和原料拌成,适合做白色的菜,如清炒虾仁、青椒里脊丝等。 
    (2)全蛋浆。用盐、味精、淀粉、鸡蛋和原料直接拌和而成,适合做深色菜,如鱼香肉丝、茄汁鱼片等。 
    (3)水粉浆。用盐、味精、淀粉和原料直接拌和而成,用于炒猪肝、炒腰花等。 
    (4)挂水粉糊。用水和淀粉调制而成,使原料炸成后有脆硬感,适用于干炸、脆溜等,如糖醋鱼。也可用水和面粉加少许盐调成糊,适用于炸茄夹、藕夹等。 
    6.勾芡 
    (1)必须在菜肴将熟时勾芡,过早过迟都会影响菜肴质量。 
    (2)用单纯的粉汁勾芡时,必须在菜肴口味、颜色调好后进行。 
    (3)菜肴上不宜有过多的油, 
    (4)勾芡时锅中汤汁要适量, 
5.1.4烹饪技巧
    1.蒸制菜肴 
    (1)制作的菜肴要做粗加工、油过多,芡粉裹不上。不宜过多或过少。细加工处理,用调料浸淹后放人盛器中。 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[10]  ... 下一页  >>   
      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