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急性期病人要注意保暖,生活环境应安静舒适。
(2)避免搬动病人,给病人取平卧位,头偏向一侧,头部严禁用冰袋或冷敷。
(3)清醒的病人,定时喂给易消化、高营养的饮食。
(4)意识不清的病人,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。
(5)严密观察病情,定时测体温、脉搏和血压,发现异常报告雇主,及时请医生处理。
(6)危险期过后,必须每天给病人做晨、晚间护理,定时给病人翻身、按摩,以防褥疮的发生。
8.3.3脑缺血(小中风)
1.表现
脑缺血分为颈内动脉缺血和椎基底动脉缺血。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一侧手足无力、麻木、一过性失语、单眼视物朦胧或失明。椎基底动脉缺血表现为眩晕、复视、吞咽困难、唇舌麻木等。
2.预防和护理
同脑血栓。
8.3.4脑溢血
1.表现
(1)病人突感头晕、头痛,随即出现语音不清、跌倒等。
(2)继而出现昏迷、嗜睡,反复呕吐,并可吐出咖啡样液体。持续高烧或低热。
(3)病情恶化,出现呼吸快而不规则、脉搏慢而充实、血压升高。
(4)如果出血部位在内囊,则病灶对侧肢体偏瘫、鼻唇沟变浅、舌偏向对侧。
(5)如果出血部位在小脑,一侧后枕部疼痛,眩晕,频繁呕吐,步态不稳,多无明显偏瘫,严重时出现昏迷,如不及时救治,死亡率极高。
2.预防
(1),经常测量血压,高血压的病人应坚持系统治疗,预防中风。
(2)病人应避免过度疲劳、精神紧张,还应戒烟戒酒。
(3)饮食宜清淡、低脂肪,保持大便通畅。
3.护理
(1)急性期,应让病人绝对卧床4周以上,避免搬动,尤其在发病48小时内切忌颠簸。 ’
(2)昏迷的病人,头要偏向一侧,取患侧卧位,保持病人呼吸通畅。
(3)加强做晨、晚间护理,作要轻柔,以防发生褥疮。
(4)保持病人大小便通畅,如番泻叶泡水饮等。定时给病人变换体位并按摩,动如有便秘,可给小剂量缓泻药,
(5)病人饮食宜清淡,多食蔬菜、水果和植物油,适量食用蛋类及瘦肉等营养成分较高的食物。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