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一些地区出现了“文化保姆”这种前所未见的新型家政服务职业。“文化保姆”能为老人甚至小孩提供陪聊、读报等服务,虽然目前没有引起较大的影响,也没有受到很大的欢迎,可是却应该给家政服务行业提供一些有必要的思考。
目前,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,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近1.5亿。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却不断地受到冲击。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,以往几个子女奉养两位老人的情况变成了两个子女奉养几位老人,经济上的压力增大了。子女们必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,没有时间同时给老人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照顾。而另一方面心理上老人与子女都分开居住的倾向越来越突出。
随着家庭养老的养老方式逐渐受到冲击,社会养老尤其是社区养老方式逐渐会成为主流。尽管许多地方政府兴办了养老院、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,条件良好,服务周到,价格合理,但真正入住的老人却并不多。老年群体在社会群体中是相对脆弱的,他们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怀与重视,包括物质与精神上的,而养老机构却很难给老年人“家”的感觉,这也是很多老人不选择入住养老院的原因之一。社区养老则能够较好地兼顾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。所以,社区养老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,一些先进社区将养老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及目标。
“文化保姆”的出现,则揭示了目前在养老方式中仍然存在的问题。老人的精神世界和求知欲望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充。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照顾,不仅仅是衣食住行,还需要有人际间的交往和精神上的安慰。因为单就与老人沟通的角度而言,“文化保姆”实际上也属于养老护理人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