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流动性大买社保难《劳动法》门外保姆在流浪
作者:cnjzzj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9-4-20 19:04:35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    “保姆不受新劳动法保护”的消息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《劳动合同法》(以下简称《劳动法》)提前进入大众视野。
  据了解,保姆作为劳动者,因其职业的特殊性,至今都未列入《劳动法》的保障范畴。在众人期待的2008年新法中,一张合同覆盖的社保、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等,再次与这群劳动者无关。
  成都有1000多家从事家政服务的公司或者个体户,其中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的有700多家。记者调查了解到:成都欲做大做强的家政行业至今处于两难境地,在“员工式管理”上仅是泡沫般想象。新法的出台,对于他们的困境仍然没有改变……

  镜头聚焦>>>
  那一纸协议保护不了保姆

  昨日上午10点,成都黄瓦街保姆市场,从大门到里面,或坐或站,近30多位保姆正在等待雇主挑选。
  50岁的余天丽,整整三年的保姆生涯,辗转了多少家,她已经不记得了。每一次失去工作,她都会来到黄瓦街这个保姆市场,给予一定的费用,再被“介绍”出去。

  辛苦 忙得像个“陀螺”
  来自夹江县的余天丽,自从2004年8月22日来到成都,在红牌楼那边开始第一份保姆工作,她的双手开始进入没有休息的工作日:
  清晨6:30起来,为清晨锻炼的老人烧好水,然后准备早饭;8:00,老人回来了,饭还热着,余天丽正准备把雇主家小孩送到学校去;菜市场一圈下来,已是10点了,余天丽赶着回家准备午饭;饭后,洗衣服、做清洁、煮饭、接孩子、晚饭……
  黄瓦街这里,每一次和雇主签定的“用户与服务员协议书”中,都有规定,每个月休息2天。但保姆们都知道,约定俗成是“没有休息”,周末有时候反而最“忙”:主人家聚会,平时煮5个人的饭,那个时候就要煮十几个人的饭。

  辛酸 总是容易“受伤”
  对于成都大多数保姆来说,家政公司只是一个“中介”。“不算工人,只是‘介绍人’,我们付介绍费,介绍出去脱手。”所以,余天丽特别看重雇主是不是一个讲理的人。余天丽堆积了很多“不讲理”的故事。
  余天丽曾经被一个姓魏的老板请过,见面时说是150个平方米,结果一去,整整两层加个花园,至少300平方米。第一天做清洁,余天丽从早上9点一直做到晚上11点。虽然雇主满意,但是余天丽认为对方不诚信,500元的工资应该加一些。
  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,刚过一天,余天丽决定不干了,要求支付当天工资,遭到了拒绝。因为双方当时那张协议书写明,“用户请到服务员后三天,若双方不满意,请共同来介绍所根据情况酌情处理。”结果,余天丽被告知自己因为违约还要支付35元给雇主。“那他撒谎,谁来追究啊?”她觉得很委屈。

  委屈 谁为我们做“主”
  保姆和家政公司没有合同,而和雇主签定的“用户与服务员协议书”,上面有针对双方的约定和规定。“用户每月缴5%,服务员缴4%管理费用给职介所。”“我所对服务员的体检只查肝炎五个项目中的一项,我所未做皮肤病、结核病、妇科等项目。其他项目需要检查,雇主可以自行带服务员去体检。”寥寥几句,已经将职介所的“居中”位置讲清楚。
  那张纸并不能“保护”保姆,即使上面写明“不能虐待服务员”、“服务员不能陪睡”等。
  余天丽在一家雇主家抹地,把手指蹭破皮了,几天下来有些细菌感染,她买了一支13元的药。本来雇主说要报账,但他家8岁的小女儿一句话,让余天丽很是辛酸,“阿姨,我们家从来没有给保姆报过账。”保姆“无主”,做是帮别人做,病就是自己的事情了。

  即时调查>>>
  上千家公司九成都是中介

  目前,成都有1000多家从事家政服务的公司或者个体户,其中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的有700多家。‘各自为政’的现象比较严重。”有行内人士介绍:目前成都家政市场,既有具有相当规模的公司,也有个体工商户、社区组织的服务队,90%以上是“中介”。

  公司介绍出去脱手
  黄瓦街保姆市场,有着22年的历史,已经形成自己的经营模式。保姆只需要带着身份证来到这里,由公司将她们介绍给雇主认识。双方确定意向后,在办公室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即可。公司向双方收取一定的“中介”费。
  “成都的家政公司基本上都这样,你看电视剧《保姆》里面也是这样的。”黄瓦家政服务职业介绍有限公司副经理戴蓉说,保姆与公司之间没有签定任何用工合同,公司作为一个中介,只是提供了一个招工的场所,同时起到协调作用。
  川嫂子公司实行的是会员制管理。保姆来报名即成会员,无需缴费。他们还可以同时在其他的地方工作,没有约束。“我们就是一个中介公司。”公司负责人贺知芬说,作为一个服务机构,出一次单,就向雇主和保姆双方收一次费用。“工人是散的,我们不可能把她拴在这里。”

  管理他们并非员工
  为了给雇主提供更优质的家政服务,成都也有些大公司开始尝试“员工式管理。”成都市万家和家政服务公司就是其中一家。公司有专门的招工部和培训部,招来的保姆要经过一周的培训,才能陆续上岗。找到雇主后,公司会跟双方分别签定合同。雇主把薪酬打给公司,保姆定时从公司领取。“虽然是这样,但她们并不是员工。”该公司负责人陈航说,为员工提供保险,这是最基本的。但是像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等,公司并没有提供。双方的雇佣关系本质上来说,还是中介。

  市场分析>>>
  员工式管理三方精打细算

  “我们也很想规范化的管理。”采访中,几家家政公司的负责人异口同声。然而,在他们看来,现实条件并不允许。
  陈航算了一笔账,如果公司要购买社保,保姆自行支付100元,剩余的300元由公司承担。1个保姆为公司创造的利润,毛利率最多20%。按市场保姆平均价格1100元算,就是220元。毛利率支撑不起管理成本。“如果将保姆列入新的《劳动法》,公司没有办法承担,只有关门。”
  就陈航所知,现在深圳、广州在推行“终身保姆制”,即公司可以替保姆购买社保等保险,但是雇主必须支付额外的工钱。这样的方式,成都的客户市场、服务员市场双方都不太接受。
  陈航举例:按1400元的保姆平均工资来算,雇主每月要支付1600元,其中包括200元的管理费用。如果纳入公司员工,雇主每月要额外支付400元左右,用于保姆的劳动保障权益开支。这样一来,雇主自然不愿意,数字非常直观:比市场价的付出高30%。而看似受益的保姆更加不情愿。“我宁愿要1800元。”陈航问过保姆,10个人有9个都这样回答。
  同时,行业流动性很大。就算有公司想把保姆纳入公司员工,为其购买保险,都不可能。
  
  行业趋势>>>
  员工式管理惟一可行之路

  “员工管理”最直接的好处是,利用公司资源培养出稳定、高素质的服务员。成都市万家和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陈航认为:即使尚在困境,公司将来只能向“员工管理”方面走,要求“高素质”的客户越来越多。“我们不是缺客户,而是缺人。”成都每年春节的“保姆荒”,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个问题。
  “客户不能接受高价钱,但更不能接受低质量。”陈航这样认为,市场经济的规律从来就是:有需求,有客户,就有供给,有市场。在陈航看来,家政行业正处于发展期,本身不太规范。现在的问题是缺人才。行业要发展,提高质量和素质,是惟一可行之路。而要打造这条路,“员工管理”是最好的方式。
  陈航获取行内消息是:去年,深圳家政业中有所试行:将“灵活就业”纳入了财政补贴范围。但也有条件限制,譬如深圳户口,办暂住证要半年以上等。“目前,成都的财政补贴并不包括‘灵活就业’。”在陈航看来,深圳能享受到政策的虽是少数,但是至少扩大了财政补贴范围。
  记者了解到,其实早在2005年,成都市政协组织的就业课题调研组,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走访,在敲定题为《“十一五”期间成都市就业问题的认识和建议》的调研报告中建议:把“灵活就业”纳入发展规划。对于期待做大做强的家政企业来说,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。
西安五星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家政职业教育鉴定基地 西安家政西安保姆 西安月嫂 西安钟点工 西安育儿嫂 西安育婴师 。专业培训,持证上岗,跟踪管理,安全可靠!陕西连锁经营029-8220932030线)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